《产经要闻摘编》第3期--2025年7月1日
2025产业活动
1、刘文华主持召开全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会
6月4日,市委书记刘文华主持召开全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会。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抓好全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加快构建体现九江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市委副书记、市长蒋文定作相关工作部署,黄强、鲍成庚、荣学文、肖立新、陈水连、杜少华、容长贵、熊晋喜、马海威、徐红梅、匡建军、欧阳新华出席会议。
刘文华指出,近年来,我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进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各“链长”履职担当,“链长办”运行顺畅,各项工作有力有序,产业发展量质齐升。
刘文华强调,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制造业“9610”工程,着力推动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厘清思路、锚定目标,全力抓好链长制各项工作,着力培育规上企业,持续壮大链主企业,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推动产业聚链成群。要加强产业研究,全面梳理、精准绘制产业链“四图五清单”,做到了然于心、落实于行,真正成为抓产业的行家里手。要突出链式招商,加快布局上下游关联企业,着力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靶向施策,及时解决产业链、链上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强化组织保障,切实发挥好“链长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职能,压实各方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凝聚工作合力。
蒋文定指出,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做好产业链各项工作,了解产业运行现状,关注产业前沿动态,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提升产业谋划的主动性;绘制产业图谱,强化资本赋能,用好应用场景,增强链式招商的专业性;做大规模体量,强化科技创新,加力“智改数转”,彰显链主企业的引领性;抓好政策扶持、营商环境、要素保障,突出服务保障的精准性;健全调度机制,完善协同机制,建立评价机制,强化机制运行的实效性。
会议通报了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分别发言。
(局机关经济运行科供稿)
2、第八届江西省“天工杯”工业设计大赛新闻发布会举行
6月17日,第八届江西省“天工杯”工业设计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省工信厅副厅长江绍龙、副市长陈水连发布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江绍龙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多举措推动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届大赛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九江市政府联合举办,以“智汇赣鄱·设计赋能”为主题,设产品、概念和命题三个竞赛类别,总奖金165万元。
陈水连指出,这是九江市第二次举办这项赛事,目前,双方已联合印发相关工作方案,成立了大赛组委会。九江将强化保障,确保赛事顺利开展;广泛动员,确保参赛作品丰富多彩;聚焦展览,确保赛事效果出彩;做好对接,确保赛事成果落地转化。
(局机关科技科供稿)
2025产业发展趋势
3、增长稳!装备制造业扛大梁,贡献率超54%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5月,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趋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7%,汽车制造业增长11.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3%,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9%,汽车制造业增长23.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8.6%,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13.6%。
机械工业代表性产品中,1-5月,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为33万台,同比增长13.3%;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28.7万套,同比增长32%;发电机组累计产量为13743万千瓦,同比增长75.9%;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为30492万千瓦,同比增长18.3%。
前5个月经济运行数据展现出我国工业经济在复杂环境下保持稳定增长、新动能加速积聚、发展韧性持续彰显的积极态势,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增长稳定。在各项政策支持下,企业积极调整应变,促进了工业生产较快增长。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从行业来看,我国工业体系完整,在产业升级背景下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增长较快,有效支撑了工业稳定增长。5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对工业生产贡献率达到54.3%。
二是动能积聚。我国正处在产业升级发展的关键期,随着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等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经济平稳运行,5月份统计数据也反映这样的特点。5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1.7%和27.8%,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三是韧性彰显。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我国经济韧性和潜力持续显现,这不仅表现在经济的稳定运行,也表现在外贸顶住压力持续增长。5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增长6.3%。尽管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对美进出口下滑,但我国外贸多元化发展下,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持续增长。尽管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有所放缓,但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扩大。这些因素都支撑了贸易增长,也体现出我国经济规模超大、产业体系齐全、综合竞争力强的优势。
(局机关行办供稿)
2025产业运行情况
4、1-5月份工业企业营收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6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毛利润、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2.7%,工业企业营收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为企业下阶段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1)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凸显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推进,装备制造业效益保持较高水平,1-5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支撑作用突出。
从行业看,装备制造业的8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其中,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两位数,增速分别达11.9%、11.6%、10.6%。
(2)“上天入海”尽显工业高质量发展活力
1-5月份,我国航天、航空、航海等“三航”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0%。
在国产大飞机成功商业运营两周年、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启动以及商业航天企业不断取得新成果推动下,飞机制造、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0.7%、28.6%,同时带动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68.1%。
在海洋经济大力发展背景下,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利润增长85.0%,其中金属船舶制造利润增长111.8%,相关的船用配套设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利润分别增长63.2%、15.4%。
(3)“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1-5月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推动“两新”政策落地实施,有效释放内需活力。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6%、7.1%,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6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利润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39.3%、26.7%、14.5%、11.3%。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其他家用电力器具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1.5%、31.2%、20.7%。
(4)私营和外资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1-5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4%、0.3%,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4.6个、1.4个百分点,分别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0.9个、0.1个百分点。
(局机关经济运行科供稿)
5、5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6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8%。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同比上涨5.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上涨5.9%。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同比上涨3.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上涨8.3%。
5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5.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5.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623种产品中有32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乙烯303万吨,增长14.4%;原油加工量5911万吨,下降1.8%。
(产促中心石化产业科供稿)
2025重点项目动态
6、彭泽集中签约多个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项目
彭泽县近日举行2025年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据悉,此次签约项目共9个,总投资143.5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高端化工等多个领域。
江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尚德伟作为企业代表发言。他表示,自2016年落户彭泽以来,在彭泽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心连心全体员工坚毅笃行,八年内成功建设并投产8个项目。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06亿元、利税10亿元,成为九江市第三家营收突破百亿的民营企业。彭泽县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心连心集团发展的首选基地。经过两年来对技术、市场的系统性研究,最终确定了本次签约的三期项目——“氨基新材料”项目。下一步,江西心连心将继续扎根彭泽沃土,接续奋斗,以“深耕者”的赤诚,为彭泽的经济发展贡献“心连心”力量。
(产促中心石化产业科供稿)
7、东明石化全球首发EPOE弹性体国产高端化工新材料获权威认定
6月24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开发并建设的5000吨/年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中试项目顺利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行业专家委员会评审一致认定,该项目技术及工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优越,已得到应用和验证,该原创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鉴定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本次由东明石化与山东中科科乐合作开发的5000吨/年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中试项目成功通过专家委员会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技术创新性地开发了镍系催化剂,以乙烯单体为原料,是一项突破性的聚乙烯产业链新技术,有效解决了国外“卡脖子”难题,将有力推动国内聚烯烃弹性体(POE)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局机关石化军工科供稿)
8、我国制造纯电动箱船“出海”
6月10日,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为达飞海运集团建造的182TEU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开工,标志着我国制造的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首次出口。
该船型由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达飞海运集团、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德时代)联合研发,宁德时代为其提供电池储能系统(BESS),搭载4个1959千瓦时的可更换集装箱式电池。该船计划于2026年投入越南平阳至盖梅港航线运营,预计年运输量超5万TEU,年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778吨。耐克公司(NIKE)已承诺使用这艘新船用于平阳和达飞海运集团持股25%的盖梅港Gemalink码头之间的产品运输。
(局机关投资科供稿)
2025Deepseek“聊”产业
11、九江市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建议
(1)加强资源整合
鼓励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对矿产资源进行重组,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加强矿产资源管理,限制原矿外销,优先将采矿权转让给深加工企业,推动企业新上深加工配套项目,提高资源综合效益。
(2)延伸产业链条
以现有矿产资源基地为依托,在铜、钨、铅锌等产业方面,争取更多冶炼及深加工项目落户,形成金属终端产品。如在钨产业方面,加强单晶、球形、超细仲钨酸铵(APT)的开发,推进以钨铁、硬质合金等为主体的产品生产。
(3)推进绿色发展
实施绿色低碳改造,推动企业应用节能降碳技术和产品,利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创建,引导企业争创能效水效“领跑者”。加强共伴生矿与尾矿集约化利用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尾矿综合利用率。
(4)强化技术更新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矿业技术创新体系,围绕矿业精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通过项目合作等形式开展人才交流,建立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新机制,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产业人才队伍。
(5)优化产业布局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促使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提高大中型矿山比例,优化矿山开发布局,推动矿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资源节约集约与高效利用。
(6)加大招商力度
围绕有色金属产业链“四图五清单”开展精准招商,提升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相关项目落户,完善产业链条。同时强化资本和场景应用,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局机关科技科供稿)